天氣漸冷,為了增強大家的體質,淄博啟帆活動部組織了一場羽毛球活動,活動下員工們的筋骨,提高免疫力。
冬季運動的好處:
一、現代社會,生活工作節奏都很快,人體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。俗話說:“生命在于運動”,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對促進人體健康有良好作用,而冬季運動還可鍛煉人們的意志力。
二、冬天里氣溫低,空氣相對潔凈(北方霧霾天氣除外),呼吸道舒適,更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。更能自然地加大運動量,加速熱量的消耗。如果夏天里的運動是轟轟烈烈揮汗如雨,冬天里運動的優勢則是靜悄悄地帶來瘦身效果。
三、冬季運動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、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。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,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。具體項目根據年齡差異而有所不同。
四、年輕人可以選擇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,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,鍛煉的時間應該比春夏季多出10~15分鐘。在運動時機上,年輕人由于身體對氣候的適應能力較強,體質較好,體力恢復快,冬季健身時間可以安排在早上和下午。
再給大家推薦9個適合冬天的運動
1.跳繩。天氣過于寒冷不能進行其它室外運動時,跳繩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它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,可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,減少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。
小貼士:跳繩之前要活動一下全身,跳繩的速度應該由慢到快、循序漸進。起跳時膝蓋應微微彎曲,每周跳繩不少于4次,但最好不多于6次,每次跳繩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。
2.慢跑。慢跑對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,防止心臟功能衰退,預防肌肉萎縮,防治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肥胖癥等,都有良好的作用。
小貼士:慢跑要保持均勻速度,主觀上不感覺難受,客觀上以每分鐘心率控制在180減去年齡數為宜。例如一個60歲的人,其慢跑時的心率應為每分鐘180-60-120次,運動時間不少于20分鐘,每周不少于4次。
3.爬樓梯。研究指出,每天走200級臺階,一周5次,持續8周,心肺功能將提升18%,壞膽固醇會下降8%;每天跑兩層樓梯,1年可減去4-5斤;跑樓梯1小時可消耗500卡路里。
小貼士:上樓梯要注意運用大腿肌肉、臀部肌肉和腹肌力量,避免損傷膝蓋,當感到疲倦時,可借助樓梯扶手,幫助提升身體向上,以減少大腿的負擔,還可同時鍛煉手臂肌肉。
4.太極拳。冬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相對緩慢,所以運動鍛煉中要注意精神內守,避免陰精陽氣外泄。打太極拳有助調息練氣,疏通經絡,調和氣血。
小貼士:注意防寒保暖。太極拳是一項看似運動量不大,實則非常耗費體內的運動;加強鍛煉前的準備活動,冬天身體柔韌性降低,充分準備才能預防運動傷害。
5.跑走交替。有兩種方法:一種是先走后跑,即走1分鐘后跑1分鐘,交替進行。另一種是由走開始鍛煉,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強,漸漸過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。
小貼士:步行、跑步應選安全平整的道路、合適的鞋襪;健步走推薦量保持在每天1小時,跑步半小時左右即可。
6.羽毛球。冬季打羽毛球很方便,只需要一片空地和球具就可以了,羽毛球對身體素質的鍛煉非常全面,它需要眼、腦、手、腳、肩、腰、胳膊以及腿的綜合協調的動作。
小貼士:打球前要熱身,把各個關節活動開。打球后,從場上下來要注意放松整理,做幾組肌肉拉伸練習,有利于身體恢復。
7.游泳。游泳是一項可鍛煉全身肌肉的極佳運動,水下運動不僅可以增加大腦血流量,改善血管健康。
小貼士:一定要帶拖鞋,以免腳底著涼;帶浴巾或毛巾衣,以便在中間休息或沐浴后保暖。在中間休息、起水后要及時披上浴巾、擦干頭發、穿好衣服、以防感冒。
8.騎車。冬季騎自行車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免疫力。持續運動后還能夠幫助保暖,提高心肺功能。除此之外還有助下肢肌肉力量、協調性、平衡能力提升。
小貼士:要掌握好時間,一般應控制在1小時左右,其次,要調整好把手和車座高度,并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。最后踩腳踏板時,腳的位置要恰當,用力均勻,注意保持一定的節奏。
9.散步。步行是醫學、運動專家最推崇的運動方式。走路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,促進血液循環,預防心臟病,降低血壓。此外,還可以促進肺功能、助消化、減輕體重、緩解精神緊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。
小貼士:散步時應量力而行,標準運動量是微微出汗正好。其次注意散步姿勢,要抬頭挺胸,微微收腹收臀,兩肩放松,手臂自然下垂,前后擺動。